Press "Enter" to skip to content

買人壽保單 首重槓桿

很多人買儲蓄人壽保單,都將重點放在紅利增長上,而忽略了保障的重要性。曾經有一位朋友向我大嘆,他買的人壽保單紅利表現不滯,有意斷單不再續保。

我問他保單表現如何不滯,他說當年的保險Agent,指保單供10多年就可以用紅利自行繳交保費,不用再供款,可惜至今已供了超過20年,現在的保單現金價值依然未能「回本」,覺得保險公司的投資表現差勁,難以做到當初的紅利預期表現,預期他有機會要無止境供款下去,倒不如早Cut早著。

經濟危機下  保單回報率大減

我叫他冷靜一點,著他給我看當年的保單建議書及現在的週年報表。確實,20年前的保單建議書,由於當時環球市場利息十分高,紅利預測十分進取,很多時都用上9厘預期回報。然而過去20年環球經濟經歷數次大危機,有金融海嘯、歐債危機,最近又有肺炎疫情,各國央行都要減息兼推量化寬鬆救市,保單的回報率亦因此大減,很多長年期的保單,近年的非保證回本確實與當初預測水平有頗大差距。

雖然紅利表現不似預期,但是否代表保單沒用呢?當然不是,因為人壽保單著點是看保障,每份單都會有槓桿,愈後生買的保單,槓桿便愈高,貿貿然停保單,想再重新投保,就未必會享有如此高的槓桿。

所謂槓桿,就是用一個較小銀碼的保費,去買一個較大的人壽保額,藉此做到風險轉移,而保費與保額的比例,就是槓桿。例如我們買100萬元人壽保額,總保費只需支付25萬,如此就是4倍槓桿。但愈著年紀愈大,或是投保人已有病歷,保險公司會提高保費,假如100萬元人壽保額,保費加至50萬元,槓桿便降至兩倍。

人壽槓桿 = 人壽保額/總保費

試想想,沒有人會用100萬元保費去買100萬人壽保額,有這產品你也不會買,為什麼要把錢押在保險公司?自己袋不是更好嗎?所以槓桿愈低,理論上吸引力就愈少。

回說我朋友的保單,其紅利逾20年也未「回本」,而且保費要一直繳交,直至保單完結為止,但慶幸這是一張固定供款的保單,不會隨著年齡增加而加保費。而他所買的人壽保額是40萬元,每年的保費竟然只是….2000多元,即是20多年的保費加起來也只是5萬多元,現在的槓桿仍有7倍多。

假如供多20年,所付保費也只是10萬元左右,槓桿仍有4倍。就算到他100歲,所付保費依然低於40萬人壽保額。最重要是,這份單不是定期人壽,賺得的分紅會一併賠給受益人,即是身故賠償並不止於40萬元。

我跟他分析,如果他今天退保,他只能取回3萬多元現金價值,這3萬對於他目前生活水平幫助不大,可是他卻失去了40萬元的人壽保障。他日想再買儲蓄人壽,由於年紀已大,所付的保費絕對會高於目前的保費。朋友聽完覺得有理,於是繼續留著這份人壽保單。

 

SAMMI
專欄作者簡介:曾在財經雜誌擔任高級記者及執行編輯,現從事理財策劃及數碼媒體行業,持牌保險及強積金中介人,熟悉財經市場運作,亦對坊間的理財產品有深入分析。Facebook Page《保險百科》《理財急症室》及YouTube《Sam Sam Channel》主理人。

(原文刊登於2021年9月11日《經濟一週》)

Comments are closed.

Mission News Theme by Compete Themes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