現在的年青人對醫療保險概念都有一定的認識,大約會知道保障範圍或理賠流程,但對於很多老一輩來說,仍然摸不清醫療保險是什麼東西,更有些仍停留在「保險騙人」的錯誤觀念,對保險仍相當抗拒。
然而,他們對醫療的需求又較年青人高,惟因為很多已經退休又沒有收入,使用不起私家醫療,所以他們大多會使用公立醫院服務,就算輪候時間很久,亦無奈要接受。
今天想分享一個自己的親身經歷,前幾天我父親手麻痹,因為家母比較擔心父親中風,所以馬上去公立醫院急症室求診,兩老由於怕阻礙我工作,所以到了晚上7點才打電話通知我,收到電話我馬上趕去醫院。
非急症要呆等逾七小時
當我去到急症室,本以為兩老已經見了醫生,因為我媽媽說,他們4點已到醫院,已等了三小時,但醫院當時斷定父親為非緊急個案,所以7點時仍在等待。兩老旁邊還坐著一位伯伯,他手上的籌亦是非緊急,原來是今天中午12時的籌,即伯伯已呆等了七小時,我心裏的壓力及焦慮立即大增,因為兩老可能再等3小時也未必可以就診。
因父親年事已高及手麻痹等均屬中風徵兆,所以我立即與兩老轉去私家醫院急症室,由到達醫院、見私家醫生到照X光片,都只是半小時。最後醫生斷定父親沒有中風危險,我們一家也頓時放下心頭大石。由於沒有入院及再接受任何治療,花費也只是一千元左右。
在回家的路上,媽媽還不斷埋怨表示醫療費貴,如果入院便負擔不起。我跟她解釋,他們都有買醫療保險,如果父親情況真的危急到要入院,保險反而可以賠,不用付錢。現在不用入院雖然要付少許醫療費,但總算叫不用白擔心,又省下不少時間,無需在公立醫院呆等受折騰,這筆錢也是值得花。
子女替父母買醫保
我說這故事不是要比較公立或私家醫療那一方面較好,而是站在病人的立場去分析,如果有買醫保,大家就可以選擇究竟是看公立還是私家,但如果沒買醫保,而又知道自己無法負擔私家醫療的費用時,就只能白白花時間在公立醫院排隊輪候。若然要做一些非緊急的檢查的治療,例如照磁力共振,更隨時要排數個月或逾年,隨時小病變成大病。
老友記很多時對醫保的概念很模糊,尤其是現今多了很多不同的保險產品,有高端醫療、自願醫保等,他們一時之間未必可以弄清楚明白,作為子女就有責任為父母親著想,看是否需要為父母加添醫保,因為如果父母不幸患病,子女也有責任照顧父母,如果父母也有醫保,子女不但可以減輕財務壓力,而且不用陪父母到公立醫院呆等,時間成本也省不少。
Emily Chung
專欄作者簡介:在IFA任職理財顧問. 在保險業行打滾十年時間,曾處理大大小小不同保單理賠工作,深明客戶對保單的種種疑問。認可資格認證有: 百萬圓桌會成員(MDRT)、英國特許保險協會會員(CII)、持牌保險經紀、持牌強積金中介人。Facebook : 保險百科
(原文刊登在10月30日《經濟一週》保險百科專欄)
Comments are closed.